青海海晏:一列開往精神高地的“紅領巾”專列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5-30 16:51:27 | 來源:中國網(wǎng) | 作者: | 責任編輯:孫玥汽笛長鳴,580名青海學子踏上追尋“兩彈”星火的時空之旅
西寧站,汽笛聲劃破高原晨曦。5月29日,一列特殊的“紅領巾”專列,承載著580名大中小學生代表的憧憬與莊重,緩緩駛離站臺。它的目的地,并非尋常景點,而是90公里外那片銘刻著共和國錚錚鐵骨的土地——海晏原子城。青海省“走進原子城”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暨“六一”紅領巾專列,就此啟程,駛向精神的源頭。
車輪滾動,仿佛碾過時間的年輪,將新時代的青少年拉回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。海晏,這片被高原陽光炙烤的土地,曾以“兩彈搖籃”的代號隱于地圖之外。這里,是“熱愛祖國、無私奉獻,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,大力協(xié)同、勇于登攀”——那24字“兩彈一星”精神的誕生地。轟鳴的機器早已沉寂,但精神的回響卻穿越時空,愈發(fā)清晰。這趟專列,正是青海省精心鋪設的一條連接歷史與未來的精神軌道,讓書本上的文字,在現(xiàn)實的場景中迸發(fā)出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抵達原子城,便是踏入一座精神的圣殿。
在紀念館的靜默里:泛黃的照片、磨損的筆記本、簡陋的實驗器具……它們不再是冰冷的展品,而是沉默的講述者。每一道劃痕,都訴說著無名英雄們如何在極端條件下,用青春乃至生命,托舉起民族的尊嚴與脊梁。學子們屏息凝視,目光穿透玻璃,仿佛觸摸到那個時代滾燙的脈搏。
于二二一廠舊址的斑駁前:裸露的紅磚、沉寂的機床、空曠的車間。風穿過破損的窗欞,低吟著“白手起家”的史詩。這里沒有華麗的辭藻,只有鋼鐵與巖石見證過的奮斗。少年們行走其間,腳下的每一步,都仿佛踏在先輩們夯實的路基上,感受著“自力更生”這四個字的千鈞重量。
佇立空軍地空導彈獨立十二營舊址:遼闊的高原作證,這里是守護“國之重器”的忠誠哨位。曾經(jīng)警惕的目光凝視過的天空,如今湛藍如洗。學子們在此肅立,理解了“擔當”二字,不僅關乎勇氣,更在于那份融入血脈的、對祖國深沉而無言的愛。
這是一場沉浸的對話,一次精神的共振。不再是單向的灌輸,而是歷史場景與年輕心靈的雙向奔赴?!矮I了青春獻終身”——紀念館墻上這句樸素的誓言,在實地探訪的強烈沖擊下,不再是遙遠的口號,而是化為心潮澎湃的激流,沖刷著少年們的靈魂。那些在課本上讀到的名字和故事,在此刻變得無比真實、可感、可敬。
汽笛再次鳴響,專列踏上歸途。來時滿載好奇與崇敬,歸時胸懷激蕩與沉思。這不僅僅是一次地理上的往返,更是一次精神的攀登與洗禮。它是一堂行駛在高原上的“大思政課”,無聲卻深刻地昭示:精神的傳承,在于銘記,更在于行動;最好的紀念是接過火炬,最深的告慰是接續(xù)奮斗。當少年們的目光從原子城的歷史豐碑投向民族復興的壯闊征途,“兩彈一星”的精神星火,已在心田點燃。他們將以今日之所見、所感、所悟為基石,立下青春的誓言:不負先輩,不負時代,以吾輩之奮斗,筑中華之榮光。
文圖/呂瑋